发展绿色矿业是矿业发展模式创新中出现的新思路,也是矿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。2009年,国家发改委、国土资源部联合发布了《全国矿产资源规划(2008-2015年)》,要求到2020年基本建立绿色矿山格局。截至目前,我国已公布了四批共661家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,其中已有35家通过验收并成为国家级绿色矿山。然而,这距离2020年基本建立绿色矿山格局的战略目标还有不小的差距。
目前,我国绿色矿山建设面临着哪些机遇与挑战?如何加快推进绿色矿山建设?下一阶段,政府部门又将出台哪些重要的支持政策?已成为绿色矿山试点的企业有哪些好的做法和经验值得推广?
发展绿色矿业是必由之路
在近期举行的中国矿业绿色发展交流会暨矿业经济转型高峰论坛上,来自财政部、国土资源部、中国科学院、中国地质科学院、中国矿业联合会、中央地勘基金管理中心以及矿山企业的150余位专家与代表围绕绿色矿山建设进行了探讨。
“绿色矿山建设之初是一个自律的过程,我国矿业在向前发展的过程中,不论是从国家战略、环境保护,还是从国际大趋势等各方面考虑,绿色矿山建设都是必由之路,否则只会走入死胡同。”国土资源部规划司副司长鞠建华认为,建设绿色矿山是矿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。
绿色发展不仅仅是矿业发展的必由之路,也是全球经济发展的要求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倪红日认为,从世界经济的发展来看,发达国家以及一些追赶型国家,包括日本、韩国等亚洲四小龙国家的发展基本都是先污染后治理。但是到了当代,新型经济体在赶超发达国家的过程中,整个国际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,不仅在国际上,而且国内都不允许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,因此矿业必须走绿色发展的道路。此外,绿色发展会增加许多约束条件,从微观来看是增加了发展成本——矿山企业要兼顾发展、生产和治理三方面的任务,这些任务和约束条件不可回避,而且想再走发达经济体的老路,国际与国内大环境都不允许。因此,走绿色发展之路也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。
|